08.01
拉麵
by 鍋子
앱에서 친구를 팔로우하고 소식을 받아보세요!
QR 코드를 스캔해보세요
기록 7개
단순히 보기
장소 2개
지도 보기
사용자 정의 순
평점
전체
7
음식 / 메뉴
5
음식점
2
悠然/南風(冷麵版
泰式椰子水雞湯鹽味冷麵 本來沒想去吃,因為我不喜歡椰子水味,伴侶聽到這名字組合也不喜,但在朋大力推薦下,衝一發,好吃耶! 先說湯。 第一口湯,一入口是鹽味雞湯,但中段有股很溫柔的感覺包覆舌頭,讓後段的淡甜味緩緩搭上。這跟樂園的甜味猛爆快樂衝擊完全不一樣,超溫柔,像是有被子裹著我的舒服甜夢一樣。吃到一半,湯裡的檸檬片味道已逐漸釋放,幾乎吃不出來的檸檬味把南洋香料味勾勒出來,讓整碗湯的味道巧妙轉換,太喜歡了。 麵條第一口,還有點硬不易斷,在第三口左右就變成舒適易斷的口感。最精彩的是配上湯面上的洋蔥,洋蔥不知醃過什麼,可能是椰子水,微甜微脆配上麵體跟湯頭,突出但又搭配得宜。 炙燒雞肉上的羅望子醬酸甜,乍吃我以為是梅醬,就像是洋蔥一樣,也很搭配這碗湯。最後碗底的椰子肉像是驚喜甜點一樣,在最合適的時候出現。 若要說缺點,我認為是整碗湯頭偏油(但不影響整體),蘆筍其中一條口感稍微軟爛,可以更脆口,不然我會給這碗比夏至冷麵版更高的評價,畢竟我討厭的椰子水竟然可以只展現優點,而毫無缺點,實在是太厲害了!
3
0
8
悠然/大暑(冷麵版)
冷泡綠茶雞湯鹽味拉麵 麵體相較於前兩碗冷麵偏硬,但卻不是好咬斷的口感,在吃到中間後易咬斷的口感才是我比較喜歡的。老闆說麵體冰鎮過,忘記問前兩碗是不是也是。 湯有綠茶的苦但不澀,配麵體吃還不錯,清爽,但直接喝苦味明顯,喝完整碗有點辛苦,跟以前任何一碗悠然的湯頭都會秒喝完比起來,很明顯湯的苦味影響不少。 配料除了丸子和叉燒這兩個定番外,有筊白筍、蘆筍、蘋果,單吃好吃,但我覺得跟湯沒有搭配的加分效果。 整體綠茶的主題樂趣度對我來說還是不錯,尤其是麵配湯的體驗很好,只是其他硬傷讓我不會回購。 目前三碗悠然冷麵,我心中第一名是樂園,第二名是夏至,第五是大暑。我先預留兩碗更好吃的冷麵位置給其他碗,因為期望其他的會比大暑好吃。
丸舢拉麵
음식점 ・ 丸舢拉麵, 48, 八德路一段, 光華商場, 梅花里, 中正區, 華山, 臺北市, 100, 臺灣
더 알아보기
平日晚餐等待20-30分鐘,店內沒有廁所,但有洗手台可以洗手。 雞貝鹽拉麵,清湯。雖然是清湯但是味道夠濃,以清湯來說甚至有點油,但吃到最後依然可以把湯喝完,是好喝的湯。無限替玉。麵條不會太快軟爛。 壓明細的石頭有眼睛,很可愛。
6
悠然/樂園(冷麵版)
在「夏至」之後,「樂園」也出冷麵版啦!相較於「夏至」,「樂園」的麵條更細,聽老闆說,湯頭過篩的次數也較多。 其實我吃不懂樂園的熱麵版本,相較於夏至的柑橘和芒果,鳳梨熱拉麵的口味表現上層次較不明顯,整體口味較單一。 在冷麵版本中,口味單一的缺陷依然存在,但是玉米的奶順口感卻因為冷麵更加突出,即使口味單一,簡單又順口的湯頭和更細的麵體搭配起來,讓我吃麵的速度快到不可思議,快到幾乎沒有辦法品嚐口味層次和思考好吃的來源是什麼。 鳳梨好甜,甚至有點太甜了,台灣水果發展到令人畏懼的程度,甜到我要麵夾鳳梨來緩解衝擊性的甜味。 我很喜歡樂園冷麵版,更勝於夏至冷麵版。因為樂園冷麵而重新認識了樂園,好像開始能理解樂園熱麵的粉絲們吃到了哪些令人喜愛的滋味。 我喜歡這種因為開拓眼界而重新認識作品的感受。
4
麵屋 敬太
음식점 ・ 11, 英專路21巷, 淡水, 新北市, 台湾 2510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21巷11號
目前吃過煮干油拌麵、煮干沾麵、淡麗煮干拉麵。 沾麵汁無法加清湯,非常可惜。 環境稍油膩,湯頭和麵條水準不錯,叉燒味道尾勁有些微豬臊味。 相較台北其他家差不多水準的拉麵店,位於淡水的麵屋敬太的價格很有競爭力,也不用排隊,整體來說可再訪。
1
悠然/夏至(冷麵版)
悠然拉麵我最愛的夏至出了冷麵版,吃! 果然是適合冷麵的口味,在夏天吃真的很爽,台灣的水果甜又好吃,在冷麵版吃上一口水果簡直天堂。 冷麵版本的麵條的口感比熱麵版的口感更好,因為是冷麵不會變軟。冷湯不會讓柑橘類的水果皮釋出苦味到湯裡,可以不用一開始就把柑橘類拿離開湯。 不過相較於熱麵版本,口味的層次變化較不明顯。熱麵因為溫度變化較冷麵明顯,味道隨著湯頭的溫度變化,從第一口到最後一口都有趣不膩。 夏至冷麵版很好吃,我很喜歡,也因此期待悠然出更多冷麵,但我更喜歡夏至熱麵版本的層次和驚喜。非常期待悠然的「樂園」出冷麵版本,我想應該會很適合。
悠然/殘暑(冷麵版
和風高湯鹽味冷麵 很樸實的鹽味高湯,食材的味道精華滿滿的在湯中,佳節的、昆布、煮干、香菇的味道融合在一起,是熟悉的高湯味,卻又更濃烈,非常適合搭配細麵。 這次冷麵唯一鹹味湯頭。 而「殘暑」的主題,也從香菇、白蘿蔔、(不知道名字的)類火鍋料、金針花嫩莖中傳達出來。雖然白蘿蔔的盛產季節通常是冬天,剛入秋吃有些早,卻也適當的表達天涼即將到來的味道。 老闆特別提出金針花嫩莖不是蔥,是金針花季節過後,農夫會把嫩莖摘下來入菜,是真正的季節食材。脆脆的,帶有一點蔬菜的甜味,很搭配高湯的鮮鹹。 這是近三碗中,我認為配料和湯頭搭配最適合的一碗。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