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앱에서 친구를 팔로우하고 소식을 받아보세요!
QR 코드를 스캔해보세요
전체 공개 ・ 05.01

2025.04.30 (Wed)
有毒的男子氣概 透過歷史的階段逐步探討父權和男子氣概是怎麼一回事,我覺得是很有趣的。 書中主要以西方世界為主,來講述man不man的概念從很早以前就深植人心。男人很害怕被「穿透」,用現代的講法就像害怕成為同志圈的0,因為被穿透代表和女人一樣,會失去作為男子的氣質和象徵。(雖然現在的圈子似乎是一池0)🤣 除了古希臘時期的「導師─學生」關係,會看到導師「穿透」學生作為引導和學習,在其他時期被「穿透」感覺都是一種懲罰,當眾拔除身為男人的身分。 例如髒話「娘炮」也是說一個男人沒有男人的樣子,甚至有更難聽的意喻,從這點來看東西方的父權社會也很類同,「慕強」的心理、「勇猛」、「理性」的男子氣概是最高尚的價值,是女人不會擁有的。 隨著時代變遷,騎士男救女的浪漫精神、紳士的禮貌和氣質,其實都有些受批評,尤其是「揚棄尚武」的感覺。當我看到有些貴族家裡會放勞工的照片,凸顯崇拜靠體力活(露出胸肌、背肌)這樣的圖像,忍不住也會想到在IG上放健身房照片的人,不過現在多元的視角相對不會認為誰優誰劣,但仍然有很多性別刻板印象。 其中我覺得有一個想法是很貼合現在的,就是男性會對於女權(或性別平權)運動感到反感。 網路上時常看到男生服兵役、女生該生育這樣的說法,當然我非常不能認同,也常常會覺得會連結這兩種事情的人腦子基本上漿糊吧。不過看了《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和《有毒的男子氣概》兩本書後,發現其實許多男性也是父權架構下的受害者,只是往往會被忽略。他們被教導不能哭、不能感性,那是女人才會這樣,所以當他們的苦難(當兵)被視為理所當然,怯弱被當作不值一提,他們就更恨主張女權的人。 事實上服兵役或說戰爭,本身就是侵犯人權的,只是現實客觀角度無法不存在,於是依據生理落差只有男性需要服兵役。 可當男性說女性也需要服義務役或生小孩才公平的同時,卻完全忽略了父權架構下女性是絕對的弱勢、以及男性在父權制度上的紅利。他們只看見自己的苦難,利用身為男性的聲量和優勢去強迫另一性別和他們做到一樣的事,而忽視當中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