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앱에서 친구를 팔로우하고 소식을 받아보세요!
QR 코드를 스캔해보세요

앱에서 친구를 팔로우하고 소식을 받아보세요!
QR 코드를 스캔해보세요
전체 공개 ・ 07.07

2025.07.06 (Sun)
「本書情節並非純屬虛構,如有雷同,我很遺憾。」 這本書沒有值得「喜歡」的部分,但凡能理解其中百分之一的掙扎、不安、懷疑、恐懼,都令人憤怒與悲傷。 因此更值得一看。 這種集體創傷與不公平似乎遠不會真正消失,憑什麼? 憑什麼安全感需要一次次崩塌與重新建構? 嘗試將生活導回正軌的期間,一位朋友也因為受到騷擾尋求幫忙,各種情緒混雜衝擊,面對朋友卻失去語言能力,共享同一種穿越時空的恐懼。 朋友比多數生理男高大,就代表遭受的是應該要被風淡雲輕地帶過? 書中看似獨立、不受世俗拘束的女性也不曾真正擺脫深植腦海的「我想太多了嗎?」。 不論體型、年齡、性向、個性,都應享有同等尊重與安全感。 所有人都知道「應該」如何,真實生活卻總離那個「應該」很遙遠。 感到不適就是生存本能給予警告,「我只是開玩笑」、「這是稱讚欸」等理由都不該縱容,但、總有個「但」搶在這一切之前,是不是想太多?被貼上受害者標籤會不會像在博同情?會不會被說女權過度壓迫男性權益? 曾經想過,當男生真好,如果可以當男生就好了。 直到某天驚覺,這樣的想法其實也受到父權的荼毒。 下意識的認同只要成為生理男,遇到的不平等跟隱性困境就能有所改變。 而現在只想為自己身為女生驕傲。 如同後記所寫,如果有一天能聽到所有人都說:「這個寫得太誇張了啦,現在哪有人會這樣啦。」 真的真的,就太好了。
「不管女權主義者怎麼抱怨,至少在羞辱女性這方面可是完全男女平等人人有責,巾幗不讓鬚眉的。」——072
「我要怎麼跟他們說『其實歹徒不挑受害者』?這句話我自己講起來都覺得,要先強調歹徒不挑,才能推測我也可能收害,然後再證明我怕自己回家這件事有道理。」 我無話可說,維妮很清楚事情該是什麼樣子,只是我們都沒辦法讓事情變成那個樣子。 ——085
「我猜,所有的求生本能在實際遇上危險之前,都叫做被害妄想吧。」——090
「這是人類史上最接近平權的時代,但也因為這樣,太容易被當成『已經夠平等了』,所以放棄進步的時代。再進步一點,彷彿都要侵害了誰的基本權利。」——106
「但在接觸女性主義二十年後,她才發現最大的壓迫不是不懂得追求平等,而是懂了以後卻還是不能自外於這些競爭遊戲,在每一個細項裡都身不由己地追求五星好評,而最可笑的大概是,就連讀『讀過西蒙波娃』也是某個評分標準裡的一環。」——164
「畢竟莉莉絲又是女生又是同志,有雙重政治正確護體,我看啊,只差一個黑人身份,大概就可以保送執行長的位置了。」——270
「性侵這種事一造假,全部女生就要一起進火葬場了啦幹⋯⋯」她的哀嚎才到一半,便察覺梅杜莎臉色發白。——281
「她也確實撐了過來,產後憂鬱什麼的,就跟性侵害性騷擾或者歧視一樣,不說出來,就沒那回事。」——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