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앱에서 친구를 팔로우하고 소식을 받아보세요!
QR 코드를 스캔해보세요
전체 공개 ・ 09.10

2025.09.09 (Tue)
喜歡看故事,是買下這本書的前提,翻閱時發現作者很會說故事而買,著重趣味性,不完全是作為工具書使用。 說實話,七個步驟,作者甚至有個章節叫〈各章精華摘要〉,大概十頁以內,可以在書店站著看完,作者的誠實展現「對我知道你們只想看這個」滿好笑的。 多數觀點可以在TED、PODCAST、網路文章,或者其他相關類型的書看到。 即使如此,以相關類型書籍來看趣味性依然足夠,適合入門或當休閒讀物(此類書籍個人而言一年一本算極限,畢竟七成內容大同小異)。 類似的書這麼多,為什麼選這本? 簡直像書中的投資人們,新創公司滿地都是,為什麼選這家? ——因為故事足夠吸引人。 我不要隨手一把抓的東西,當然,其中必然有押失敗的可能,這不是很有趣嗎? 記錄一點喜歡的內容之前,先再度提醒自己「倖存者偏差」的可能性。 書中表述的是「成功是因為做了什麼」,但我並不曉得被淘汰的人中是否都沒有做到書中的條件。 例如100人中,20人遵守了七個步驟,最終成功的只有3人的可能性。 至少勝率較高是肯定的,用盡全力,剩下的交給運氣。 「二十一次法則」提到的不停練習直到熟練,在被打斷跟任何突發狀況後都能迅速找回重心,也有餘裕去觀察其他人的表情。 數字參考用,重點是對內容完全的清楚就像本能,思緒清晰的感覺讓人心情愉快,這是真的。 曾經的工作在跟客人介紹產品有一套專業流程,要先讓客人了解經營理念等等,內容長到不行,每天睡前背起床也默念。 面對客人就像在背課文,中途被打斷還會忘記,畢竟客人有疑問就會問。 完全的嫻熟會讓人從「我還有什麼沒講」變成「我還有什麼要分享」,甚至還有心力去觀察客人的肢體語言跟表情。 那是一種自信舒適的狀態,可能會面臨各種狀況但清楚仍能掌握全局的安穩。 我也喜歡關於詐騙的見解,翻拍成電影各種大型金融詐騙、虛假的空殼公司,必須承認這些詐騙犯都是說故事的高手。 所以要怎麼知道到底是空話還是有潛力的新創? 書中投資人認為真正有熱忱的創辦人會全心全力的跟進,而不是「等我們團隊如何」等空話。 問到底、追蹤到底,然後相信。 不能代表全體,但書中集結雙方見解這部分還滿不錯的。 書中分成兩大篇章,第一個篇章就是七個步驟,第二個篇章是採訪對話。 這是覺得有趣的第二個因素 ,「教你怎麼做」的書實在太容易花超多字講幾個觀念,這本作者有摘要就算了,書本有一半在寫採訪逐字稿誒,這太酷了吧?! 缺點訪談內容多少已經被摘要七個步驟內,跟第一個篇章多少重疊,但仍有許多內容值得看。 態度、價值觀、決策者/投資人視角、說話的方式等。 不是只有作者的觀點。 「將聚光燈推向產品,而不是自己。」 他用一本書,實踐七個步驟。 不是空口說白話。 整本的組成有彩蛋的驚喜感。 書名跟封面看起來真的蠻⋯⋯單調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