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앱에서 친구를 팔로우하고 소식을 받아보세요!
QR 코드를 스캔해보세요

앱에서 친구를 팔로우하고 소식을 받아보세요!
QR 코드를 스캔해보세요
전체 공개 ・ 09.17

2025.09.16 (Tue)
作者用淺白直觀的文字解讀「癮」的成因跟因應方式,蠻喜歡作者在生物機制「痛爽平衡」的分析跟探究。 大腦有其固定獎勵機制,從石器時代開始就根植於人類的基因之中。 要獲得食物就要付出勞力,熱量的獲得讓人感到快樂但過程並不容易也伴隨風險,所以感受到的快樂會被放大。 但資訊爆炸跟網路過於方便的現代實在太容易獲得廉價快樂,過多的刺激讓我們漸漸麻木,愉悅的感覺來的快消失的也快。 總覺得跟沒有痛感就不懂害怕有異曲同工之妙? 值得一看,也許會發現自己或多或少有某種「癮」,並不一定是不好的存在,但可以用書中特定概念嘗試調整方針,個人有過類似的經驗,覺得「痛爽平衡」的模式是可行的。 每當對自己狀況不理想或深陷某個愛好無法控制時,我會強制中斷,目的是不想對喜愛的事物感到麻木,待自己再度投入的時候能獲得較強的愉悅感。 老實說,棉花糖實驗的過程也挺讓人上癮的。 要有效地戒斷,根據作者的數據至少要一個月才能看見初始成效,反向來看,養成一個習慣也是差不多的時間。(是開始感受到起步的時間,並非成功達成所需時間) 記得有本書叫《21天效應》,還有看過的《刻意練習》,都是在講習慣跟能力的養成,痛苦過後會適應。 戒癮行為也是一種習慣的養成,其運作機制非常雷同這點實在很有趣,包含腦內突觸繼續發展的可能也是。 整體感覺是過程比結語有趣的一本。 討論現代過度用藥的部分感觸很深,大概經歷時代驟變會覺得、似乎不論年紀心理疾病的普及到了一個令人害怕的程度,用藥的過程內在的真實自我是否被一點一滴剝奪了? 想起前陣子看完的《美麗新世界》,就連內分泌系統都被集中控制的世界。 是說書中用「DOPAMINE」一詞解構戒癮的步驟,其中M是「Mindfulness」意即正念,作者表示此字過於被強調正向思考,其實字詞出現的本意是內在覺察,改變的前提是病識感。 可以理解,但我仍然不愛「正念」這個詞,有種被強制往某個方向拉的感覺,覺察就很好,接近一種平衡的狀態,但需要字首M,好吧⋯⋯ 作者的《多巴胺國度實踐篇》今年代理出版了,還在猶豫要不要看,感覺比較適合想認真解決狀況的人,暫且沒有需求。 平台:圖書館借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