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蹤朋友,獲取最新動態!
掃描二維碼
公開 ・ 05.01

2025.04.30 (Wed)
幸福路上 利用颱風假看完的一個很久之前聽過的動畫電影。 先說評價:不好,但也不壞。不好的是角色成長曲線,不壞的是它的時代背景設置、主角以外的其他人的故事。 如果看過《俗女養成記》,對《幸福路上》的故事應該非常不陌生。只是《幸福路上》以動畫去呈現1970年代發展到現代的變幻,從街景、人們的價值觀、社會運動......去呈現女主角林淑琪成長一路的種種。 所以當故事劇情中出現說國語運動讓小淑琪心中埋下歧視方言的種子、表哥(畫得超像魏德聖,完全就是魏德聖XD)因為閱讀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警察刑求喪失辨色能力、討厭被稱為番仔、在北一女遇到陳幸妤、在美國看著聖誕樹上的燈飾想著母親在家做著根本不是國家習俗會出現的家庭代工......這些情節都非常吸睛。 還有迷戀馬英九的母親、傾綠的父親,愛撿資源回收反被告偷竊、大家瘋迷大家樂和求明牌等等......在一部短短不到2小時的動畫中,看到這麼多值得被討論的議題真的是一部公民課大集合呀XD 不過,撇除這些,女主角林淑琪的成長曲線可說是貧乏的令人髮指。 讀到北一女、台大,很有主見的讀了自己想念的文學院,但是到離開學校,除了參加過幾次社會運動的經歷──她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OK,文組在社會上很難找工作,呈現女主角渾渾噩噩的在報社工作,FINE,每個月賺的錢有大半要給家裡人而終於了解為什麼父母這麼愛錢,到這裡我都覺得很合理,畢竟人嘛都是這樣過來的。 但是後面,包含意外和小學同學重逢、在報社看到921地震罹難名單有自己認識的人、報社被包圍抗議等等......我越來越不知道女主角究竟「想要什麼」?她是被異化了嗎?在報社工作只是討口飯吃、她其實只是想要換一個環境、不要父母整天為錢為她的前途吵鬧。但即使離開臺灣,她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追求什麼,甚至當自己走上父母親戚期望的道路──生子,她還窩火。她這裡做的最有主見的事只有堅持和自己人生規劃不同的丈夫離婚。但到結尾我都看不懂她到底期望自己活出怎樣的人生? 《俗女2》的陳嘉玲也是突然被加了懷孕生子的路,好像連戲劇都在告訴我們,女生在人生的不管哪個階段最後都有生子這個結果喔!只是我們還是可以做自己(?) 讓人好不爽。 幸福是每個人畢生的追求,但不要把女人的幸福跟生子畫上這麼深的連結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