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蹤朋友,獲取最新動態!
掃描二維碼
公開 ・ 05.01

2025.04.30 (Wed)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記錄一些很有感觸的文字。 「當老師第一年,我告訴自己,不要成為小時候那種只會教學生劃線、必考重點打三顆星星的老師。我鼓勵學生在課堂多發表意見,不過,每一年,總有幾個學生埋怨這樣的風格,還有父母打給我,說我把上課的義務扔給學生,造成小孩很大的壓力。很長一段時間,我很迷惘,想說給你們這麼多空間,你們為什麼不珍惜?難道你們要回去那個填鴨式的教育?」 「我後來是在游泳池想清楚整件事。我每次經過學校的游泳池,都會停下來看,我喜歡看人游泳,那是個好奇妙的狀態,聽覺、視覺、觸覺都跟平常不太一樣。我也喜歡看學生游到盡頭,轉身、蹬牆,有些人一蹬就游好遠。一天,我想到為什麼要蹬牆?為了那個反作用力對吧。突然我釋懷了。少了那道牆,前進是很困難的。我直接移走了學生的那道牆,希望他們感恩,卻忽略了他們也失去了一個具體的目標。以前我們不自由、不幸福是理所當然的,那道牆阻止我們游下去,框架制約了我們,現在呢?我們跟學生說,你是自由的。這句話暗示什麼?如果你沒有活得很精采,抱歉,那就是你的問題了。那天起,我不再覺得現在的小孩好命了,每個時代都需要一道可以抵制的牆,如果牆不在了,動力怎麼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