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蹤朋友,獲取最新動態!
掃描二維碼
公開 ・ 05.01

2025.04.30 (Wed)
上野教授教教我!從零開始的女性主義 因為瘋女人Apple的推薦,所以開始看了這本書。 裡面有很多段都在表述女性主義在日本社會當中遭遇的困難,還有偏見和歧視。 這段我很有感觸:上野教授在談論到慰安婦的題目時,有個男孩跑來說教授講的慰安婦和我知道的完全不一樣,然後證明男孩問教授說你們有沒有人畫漫畫?上野教授說他們畫不出來(笑)很多年輕人參與過右翼團體也參加過左翼團體,但右翼的文字比較簡單叔叔們也比較溫柔,所以左翼團體的艱澀文字就不好被傳達。 他們檢討是不是女性主義的傳達方式太糟糕,或有阻力?媒體甚少關注,其中#metoo運動被抨擊在日本沒人響應,讓上野教授他們覺得很憤怒,明明是媒體不來採訪,被主管單方面認為沒有報導價值,才比較少人知道,知道前財務省事務次官性騷擾事件爆發,大家才更重視這個事件。 媒體是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材料,他決定我們的視野和觀點,但是這樣的視野和觀點同時也是被他人決定的。再加上人們的閱讀習慣越來越被簡短字卡或影音取代,艱澀的文字和思想更不容易被傳達,卻不是從沒有人發起過這樣的思想革命。 女性主義者的形象應該要是怎樣?書中也提到,在日本第一個以性暴力者身分公開姓名的伊藤詩織小姐,在網路上做過多重伴侶關係的採訪就被撻伐。為什麼一個遭受過性暴力的人,就不能有比較開放的性關係?追根究底,性暴力或性騷擾和一個人的性觀念開不開放根本沒有關係,而是女性對這個男人一點興趣都沒有。 我覺得提到性少數者只能透過學習異性戀者的相處模式發展,是我過去沒有深思過的,如男同或女同也會有10或T婆,因為他們沒有能學習的媒材,所以連做愛都模仿異性戀。 同樣的,我們也是透過媒體在學習「戀愛或做愛」,戀愛的瞬間是怎樣的感覺和情境?A片裡的情節該怎麼模仿?性愛和口交就像漢堡配薯條的套餐,熱騰騰又理所應當的被當作應該要這麼做,連反思「為什麼?」的理由都被忽略掉,這就是洗腦吧。 我覺得本書最重要的內容就是,女性主義者並不是想奪取男人的社會或厭惡男人,而是希望弱勢者也能得到同樣的尊重。 會有這樣想法的人,其實已經知道男人是佔優勢的。他們了解自己佔有權力優勢,還是會認為自己比較吃虧,沒有獲得半點紅利⋯真是噁心🥶 我非常同意強權者對於想像弱勢者的能力是很貧乏的。就像書中的男性對上野教授成立研究會,也會將自己成立研究會培養手下的想法目的投射到他的身上無法從上下主從以外的角度思考人際關係。 套用到現在脆很熱門的台大生吵補助也是一樣的道理⋯⋯ 厭女,上野教授稱之為「無法承認弱點的弱點」。男人最無法忍受被說是膽小鬼或窩囊廢,光是為了證明自己不是,就能讓他們慷慨復死。上野教授在許多右翼女性身上也能感覺到同樣的厭惡,那是女人心中的軟弱嫌惡。他們因為女人是弱者而厭惡女性,對男性情誼的社會產生認同。 因為是女人,看到其他女人的軟弱,會深感痛苦,又覺得憎恨。從厭女轉向過度認同男性,期待獲得男性認可的女性非常的多,這裡甚至提到很多日本的女性議員⋯⋯和台灣很多的狀態不謀而合呢⋯⋯😢 在男人身上的表現是女性蔑視,女人則是自我厭惡,這是上野教授對厭女的定義,但與此同時,上野教授也不斷在過程中與自己的女性身分和解,愛上女人這個身分,我覺得她的想法也挺浪漫的🥰